歌呼蹋蹄、
一人唱、
衆皆和、
音頗哀怨。
扶女子上膊、
搖手而舞。
其死者氣將絶、
舉至庭、
親賓哭泣相弔。
浴其屍、
以布帛纏之、
裹以葦草、
親土而殯、
上不起墳。
子爲父者、
數月不食肉。
南境風俗少異、
人有死者、
邑里共食之。
有熊羆犲狼、 尤多猪雞、 無牛羊驢馬。 厥田良沃、 先以火焼而引水灌之。 持一挿、 以石爲刃、 長尺餘、 闊數寸、 而墾之。 土宜稻、 梁、 穈、 黍、 麻、 豆、 赤豆、 胡豆、 黑豆等、 木有楓、 栝、 樟、 松、 楩、 楠、 杉、 梓、 竹、 藤、 果、 藥、 同於江表、 風土氣候與嶺南相類。
俗事山海之神、 祭以酒肴、 鬬戰殺人、 便將所殺人祭其神。 或依茂樹起小屋、 或懸髑髏於樹上、 以箭射之、 或累石繋幡以爲神主。 王之所居、 壁下多聚髑髏以爲佳。 人間門戶上必安獸頭骨角。
大業元年、 海師何蠻等、 每春秋二時、 天清風靜、 東望依希、 似有煙霧之氣、 亦不知幾千里。
三年、 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入海求訪異俗、 何蠻言之、 遂與蠻俱往、 因到流求國。 言不相通、 掠一人而返。 明年、 帝復令寬慰撫之、 流求不從、 寬取其布甲而還。 時倭國使來朝、 見之曰
「此夷邪久國人所用也。」
帝遣武賁郎將陳棱、 朝請大夫張鎮州率兵自義安浮海擊之。 至高華嶼、 又東行二日至
鼊嶼、
又一日便至流求。
初、
稜將南方諸國人從軍、
有崐崘人頗解其語、
遣人慰諭之、
流求不從、
拒逆官軍。
稜擊走之、
進至其都、
頻戰皆敗、
焚其宮室、
虜其男女數千人、
載軍實而還。
自爾遂絶。
有熊羆犲狼、 尤多猪雞、 無牛羊驢馬。 厥田良沃、 先以火焼而引水灌之。 持一挿、 以石爲刃、 長尺餘、 闊數寸、 而墾之。 土宜稻、 梁、 穈、 黍、 麻、 豆、 赤豆、 胡豆、 黑豆等、 木有楓、 栝、 樟、 松、 楩、 楠、 杉、 梓、 竹、 藤、 果、 藥、 同於江表、 風土氣候與嶺南相類。
俗事山海之神、 祭以酒肴、 鬬戰殺人、 便將所殺人祭其神。 或依茂樹起小屋、 或懸髑髏於樹上、 以箭射之、 或累石繋幡以爲神主。 王之所居、 壁下多聚髑髏以爲佳。 人間門戶上必安獸頭骨角。
大業元年、 海師何蠻等、 每春秋二時、 天清風靜、 東望依希、 似有煙霧之氣、 亦不知幾千里。
三年、 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入海求訪異俗、 何蠻言之、 遂與蠻俱往、 因到流求國。 言不相通、 掠一人而返。 明年、 帝復令寬慰撫之、 流求不從、 寬取其布甲而還。 時倭國使來朝、 見之曰
「此夷邪久國人所用也。」
帝遣武賁郎將陳棱、 朝請大夫張鎮州率兵自義安浮海擊之。 至高華嶼、 又東行二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