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三百二十二 列傳第二百十 外國三 日本(六)

二十六年六月、巡按御史楊九澤言
「浙江寧、紹、臺、溫皆濱海、界連福建福、興、漳、泉諸郡、有倭患、雖設衛所城池及巡海副使、備倭都指揮、但海寇出沒無常、兩地官弁不能通攝、制御爲難。請如往例、特遣巡視重臣、盡統海濱諸郡、庶事權歸一、威令易行。」
廷議稱善、乃命副都御史硃紈巡撫浙江兼制福、興、漳、泉、建寧五府軍事。未幾、其王義晴遣使周良等先期來貢、用舟四、人六百、泊於海外、以待明年貢期。守臣沮之、則以風爲解。十一月事聞、帝以先期非制、且人船越額、敕守臣勒回。十二月、倭賊犯寧、臺二郡、大肆殺掠、二郡將吏並獲罪。明年六月、周良復求貢、紈以聞。禮部言
「日本貢期及舟與人數雖違制、第表辭恭順、去貢期亦不遠、若概加拒絕、則航海之勞可憫、若稍務含容、則宗設、素卿之事可鑒。宜敕紈循十八年例、起送五十人、餘留嘉賓館、量加犒賞、諭令歸國。若互市防守事、宜在紈善處之。」
報可。紈力言五十人過少、乃令百人赴都。部議但賞百人、餘罷勿賞。良訴貢舟高大。勢須五百人。中國商舶入海、往往藏匿島中爲寇、故增一舟防寇、非敢違制。部議量增其賞、且謂
「百人之制、彼國勢難遵行、宜相其貢舟大小、以施禁令。」
從之。
日本故有孝、武兩朝勘合幾二百道、使臣前此入貢請易新者、而令繳其舊。至是良持弘治勘合十五道、言其餘爲素卿子所竊、捕之不獲。正德勘合留十五道爲信、而以四十道來還。部議令異時悉繳舊、乃許易新、亦報可。當是時、日本王雖入貢、其各島諸倭歲常侵掠、濱海奸民又往往勾之。紈乃嚴爲申禁、獲交通者、不俟命輒以便宜斬之。由是、浙、閩大姓素爲倭內主者、失利而怨。紈又數騰疏於朝、顯言大姓通倭狀、以故閩、浙人皆惡之、而閩尤甚。巡按御史周亮、閩產也、上疏詆紈、請改巡撫爲巡視、以殺其權。其黨在朝者左右之、竟如其請。又奪紈官。羅織其擅殺罪、紈自殺。自是不置巡撫者四年、海禁復弛、亂益滋甚。
祖制、浙江設市舶提舉司、以中官主之、駐寧波。海舶至則平其直、制馭之權在上。及世宗、盡撤天下鎮守中官、並撤市舶、而濱海奸人遂操其利。初市猶商主之、及嚴通番之禁、遂移之貴官家、負其直者愈甚。索之急、則以危言嚇之、或又以好言紿之、謂我終不負若直。倭喪其貲不得返、已大恨、而大奸若汪直、徐海、陳東、麻葉輩素窟其中、以內地不得逞、悉逸海島爲主謀。倭聽指揮、誘之入寇。海中巨盜、遂襲倭服飾、旂號、並分艘掠內地、無不大利、故倭患日劇、於是廷議復設巡撫。三十一年七月以僉都御史王忬任之、而勢已不可撲滅。